當前我國既處于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,又處于社會矛盾凸顯期,矛盾和問題有所增多。正如馬克思所說,“問題是時代的口號”,矛盾的出現反而是解決前進障礙、推動發展進步的重要契機,歷史正是在問題和矛盾的不斷產生與解決的循環過程中向前發展的。出現問題就怕得不得了,不敢正視,不敢直面,不是一個唯物主義者應有的態度和心胸。
是否敢于直面問題,是一個態度問題,更是一個能力問題,有時候能力甚至決定態度。因而,在端正面對問題的態度時,著眼于建樹直面問題的能力很有必要。
敢于直面問題,首先就要有面對質疑的承受能力。承受能力源于面對問題時的底氣,而底氣則取決于對待工作“敢于擔當、樂于奉獻”的事業心、責任感。作為領導干部,在任何名利的誘惑下都要身正影直、清正廉潔、拒腐防變,確保不做問題的“典型”和“源頭”。在復雜緊急的情況下,都要“每臨大事有靜氣”,確保頭腦清醒、不自亂陣腳。而在祥和安寧的環境下,應當居安思危,防患于未然。只有這樣,才敢在問題出現的時候“大大方方站出來”,才敢于承受各種可能的質疑,做到“心中有數、底氣充足”。
直面問題的目的在于解決問題。能不能最終解決問題,關鍵在于有沒有準確到位的分析能力。解決問題就像大夫看病一樣,前提是要對“頑疾”有正確的判斷,知道病癥出在什么地方,緣于什么誘因。這種能力的基礎,在于平時工作中對權力責任清楚于腦,對辦事方法和手段爛熟于心,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走向“把好脈”。而在抓重大工作、處理重點難點問題時,對一些薄弱環節和不太起眼但事關全局的“關節點”不放過,更多著眼于制度機制的建樹,做好預防和準備。如此,當問題出現時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“癥結所在”,保證“對癥下藥、藥到病除”。
直面問題,不能沒有掌控大局的謀劃能力。有的領導干部在處理棘手問題時,往往“拆東墻補西墻”,“頭痛醫頭、腳痛醫腳”,甚至“慌不擇路”。究其原因,就在于缺乏全局意識,找到了“點”但顧不了“面”,以致顧此失彼,使工作陷入被動。只有站在全局高度,冷靜分析問題性質和來源,弄清問題是否有傾向性、普遍性,準確評估損失程度和影響范圍,防止問題“蔓延開來”,同時杜絕“早完早了事”的想法,著眼于從根本上、系統地解決問題,才不會“按下葫蘆起了瓢”,才有問題“攻克一個、解決一片”之效。